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各家女儿围坐一团,以五彩丝线穿针,速度快为巧者。
2喜蛛应巧
七夕夜,陈列瓜果于庭院中,有蜘蛛结网则得巧,网密得巧多。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中午,投针于水,借日影而验工拙,成花鸟云兽影,则乞得巧。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5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6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为了祭奠老牛让牛郎刨皮,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的牺牲精神。
7晒书晒衣
七夕晒书、晒衣,这就有点像朋友圈晒娃、秀恩爱。主要是为了夸耀才学和财富。
8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9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10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