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9|回复: 3
收起左侧

[古风配饰] 【国韵古饰】珐琅工艺——工艺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4 11: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快登录说出你的故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

珐琅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珐琅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其中掐丝珐琅器就是俗称的“景泰蓝”,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故有景泰蓝之称。

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中国,广州生产的珐琅俗称“广珐琅”,是朝廷的贡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画珐琅 ,錾胎珐琅的制作中心也在广州,透明珐琅器也以广州出产的最为著名。

组成成分
珐琅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金属錾刻技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纹饰图案
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器的纹饰图案品种繁多,也经历了一个有简练到繁缛的过程。以缠枝莲纹为例,元末明初疏密有致,大花大叶、枝蔓伸展坚强有力,全部单线勾勒图案线条。枝叶呈串联状,并点缀数朵盛开的花朵,花朵饱满,花瓣短而肥腴,花心常呈桃形。明中晚期开始以双线勾勒轮廓线,布局趋于繁缛,但仍保留某些早期余韵。缠枝莲的花瓣趋于尖瘦,花心常呈“圭”字形或如意形。清代的缠枝莲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极具图案性。基本以双线勾勒轮廓线,明代那种洒脱的韵味不复存在。

珐琅釉料
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器釉质细腻,色调纯正,鲜艳明快,具有水晶般透明感。通常以浅蓝色作地,间饰红、黄、白、绿、紫、深蓝等色釉。从明宣德晚期开始,釉色略显灰暗,光泽度降低。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地色除浅蓝色外,宝蓝色应用广泛。到万历年间,更出现了淡青、白等中间色地。珐琅色釉有所增加,新出现了赭、豆青、松石绿等色釉品种。
清代的珐琅釉料品种丰富,所用色釉达几十种之多。但其有一个共同点,皆不透亮。
珐琅釉料的另一特征是表面沙眼现象,是由于硼酸盐含量过高以及烧制过程中的氧化还原作用所引起。工匠们常用“蜡补”的方法来补救,即用石蜡加入色粉制成色蜡,填充于沙眼之中。到乾隆时期,经改进工艺,杜绝了沙眼现象。
景泰蓝以它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艺术风采,在世界掐丝珐琅工艺中独树一帜。那些仿制的似是而非的景泰蓝赝品,无论在材料、质地还是艺术风格上均无法与明清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相提并论。只要熟悉掌握明清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材料和艺术风格等特征,一望便可断定其真伪。

   

珐琅是什么?
说到珐琅,可能有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名字听起来比较“洋气”,但是“珐琅”与“法郎”毫无瓜葛。那么,在高端珠宝品牌中这么常见的工艺的真身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珐琅的前世今生。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景泰蓝。在中国古代,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传来,因此称之谓“大食窑,鬼国窑”。

   

之后虽称谓因译名不统一而出现多种不同写法,如“佛郎嵌”、“鬼国嵌”、“拂林”、“佛郎”、“富浪”等,但发音基本一致,基本统一为“珐琅”。

   

珐琅工艺是一种在金属胎体表面施以各色釉料的金属装饰工艺,当不同色彩的釉料烧结后表面形成一种富有光泽、色彩艳丽的玻璃质,装饰效果极强。

   

除了珐琅彩器,珐琅常常被用在珠宝和钟表上,它是一种装饰方法,就是把玻璃釉附着在金属表面,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搪瓷。

   

这种方法被用于钟表的制作已有数百年,所以现在有机会看到制作精巧、维护良好、历史超过百年的珐琅面盘怀表。

   

有传言,以传统工艺制作的珐琅表盘,是钟表收藏家们的终极目标。而微缩珐琅彩绘艺术是日内瓦制表七大工艺之一。
珐琅的历史

   

14世纪末叶,珐琅工艺较早发明于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当时只作为皇家御用工艺秘而不宣,甚至连制作珐琅器的工匠们都遭到严密监视。

   

公元1453年,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珐琅工艺被罗马最后一个公主翡利亚传承,并在意大利的穆拉诺岛发扬光大。

   

到了15世纪末叶,在穆拉诺岛,珐琅彩工艺曾被明令禁止流失岛外,并由总督府派重兵看管。18世纪,翡利亚的后人为了逃避拿破仑的追捕,约定珐琅彩核心工艺只能由波斯科洛家族世袭。

   

而珐琅工艺是怎样流传到国内的呢?起初,珐琅是在康熙年间由西欧传到中国的,当时这种新工艺得到了康熙的喜爱,于是画珐琅的工艺被从金属转移到了陶瓷上。

   

且在进口珐琅彩料的基础上自行研究配制了更多丰富的色彩。经过多次炼制试验,画珐琅工艺与陶瓷完美结合成了珐琅彩瓷。

   

可惜的是,康熙后期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并不完善,色地彩釉很难书写诗文,于是阻挡了诗印在珐琅彩瓷中的应用。所以在雍正年间,珐琅彩瓷更是从单纯的图画发展到了集诗书画印于一体,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画风集西方色彩与中国工笔之大成,花鸟虫鱼及宫廷生活为主要创作源泉。可是到了晚清,因为战乱频仍,珐琅工艺失传。
解读工艺

   

珐琅工艺使用金、银、钛等金属制胎,表面手绘珐琅彩釉,然后置入高温窑炉中经800度高温炉火反复烧结而成。其间要不断绘彩不断入窑,烧结达十数次几十次甚至百多次,最后才出炉成一件精美的珐琅器。

   

珐琅彩流光溢彩,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不失光。珐琅工艺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内填珐琅三种。
画珐琅

   

画珐琅也叫珐琅彩,是使用珐琅颜料在烧好底釉的胎坯上直接彩绘图案然后入炉烧制而成,胎坯上不需要掐丝及錾刻花纹。

   

画珐琅胎种较丰富,包括金银铜等金属胎及玻璃陶瓷等非金属胎。画珐琅制作者除了要掌握珐琅烧制工艺外还需具备绘画功底,工艺相对复杂。

   

画珐琅是珐琅制品中工艺难度及级别最高的门类,翡利亚珐琅彩工艺就是由画珐琅发展而来。

   

翡利亚珐琅彩工艺多达160多道工序,细致而繁复的工艺、梦幻而纯净的色彩,让其一直只为当时的皇家尊享。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指在制胎时需要掐出花丝,然后将珐琅釉料点填花丝之间再烧制而成,中国的“景泰蓝”全称是“铜胎掐丝珐琅”属于掐丝珐琅的一种。“景泰蓝”是中国民间对“铜胎掐丝珐琅”的俗称。

   

制作掐丝珐琅要以金属丝线盘出花纹,黏固在胎上,再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花纹框架内、外,然后入窑烘烧,直到器表覆上的釉层达到合适的厚度,再经过打磨、镀金等工艺步骤。

   

好的掐丝珐琅的金属掐丝与珐琅和谐相容,结合处自然无异色。因为珐琅师傅将金属丝固定在金属胎上会选用不同的材料,有用焊接的方法、用胶水、用釉料甚至是他们的独家秘方。

   

不论是历史中的工艺
或是历史中的人物
中华名族优秀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

评分

参与人数 1肥皂 +500 收起 理由
RENE7770 + 500 活动经费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共收到 1431 菊花
打赏榜
去去去dsv
共打赏 388 菊花
归远
共打赏 376 菊花
HXDD_刀刀
共打赏 243 菊花
4
鱼子酱糖宝
共打赏 235 菊花
5
FilmingirL
共打赏 100 菊花
6
决西江
共打赏 25 菊花
7
丹尼的咖啡猫
共打赏 10 菊花
版权声明
本站积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法规,促进良好社会公共道德,鼓励劳动者劳有所得。
为保护作者和平台的共同利益,在本站发布的原创内容所包含模型、图片、代码等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有,平台承诺不将此权利行使于法律行为以外用途。
本站原创作品仅供购买或下载者本人使用,任何平台或个人擅自转载、售卖本站原创作品,本站均保留诉讼权利。
此条款自作品发布起即时生效。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发表于 2021-11-29 15: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这边不提示你的更新消息了?我还以为你消失好久了,珐琅工艺太强啦骄傲,感谢科普
我要说一句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4 0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精美的杯子!
我要说一句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7 0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芝芝眼光犀利,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我也非常喜欢珐琅,很多人不喜欢黄金俗,但我就偏爱黄金珐琅,戴着独特衬肤色,关键不掉色~
我要说一句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