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过年穿的新衣服,不只是一件衣服,背后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
那时候,讲究尊天重地,除夕夜他们要先给自己沐浴焚香后,新春的第一天再换上新衣新冠,
在天地庇佑下如获新生,穿着新衣服,一脚踏入了一个前景乐观的新历程!
过去的一年可能运气不好,事业多有不顺,新的一年重新来过。
依据《荆楚岁时记》上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刘禹锡的诗里也说:“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彩衣舞动除旧岁,新帽当头迎大运。
不同朝代的过年新装,偏爱颜色也有异。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秦又尚黑……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穿越到那个浓情岁月,
你们惊讶地发现,黑压压一片,或者白压压一堆,再不就是红灿灿一群。
.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有云: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就这描述,和今日的那些高级服装相比,还真不逊色。
.
除了本家服饰的富丽堂皇,来自异域的风采同样这边独好。
想当年,来长安朝贺的异族外邦,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把长安街映衬得彩虹冲天。
.
到了宋元明清,文武百官和诸藩使者,过年更是穿得精彩纷呈,眼花缭乱。
紫窄袍、金冠金腰带等名贵服装纷纷出场。
如果当时国与国间竞技,仅以服饰一决高下,
在无硝烟的战争里摆平争端,和平共处,那将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