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4|回复: 3
收起左侧

[古典国风] 【霓裳新春】春节期间的传统服饰,真的不止有唐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4 2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快登录说出你的故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XDD_刀刀 于 2022-2-24 20:24 编辑

春节是传统节日里最盛大的一个,它不只有正月初一一天,而是从腊月开始持续到元宵的一系列活动。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叠加,所以习俗里有与鬼神有关的、与农时有关的、与祖先有关的、与家族有关的种种,细数起来恐怕几本书都写不完。
不过肤浅如我,最关心的其实只有三件事:吃、穿、玩。而“穿”便是许多人都熟悉的“新年穿新衣”,但是由于服装工业的发展,新衣服已经不是稀罕物了,于是人们转而将春节作为了传统服饰的展示时空了。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人怎么穿,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



1
穷人如何穿新衣?
新年穿新衣,若从历史渊源说起,就有些无聊了。无非就是从《荆楚岁时记》的“长幼悉正衣冠”、刘禹锡的“儿童炫彩衣”到《东京梦华录》的“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和《梦梁录》的“细民男女亦皆鲜衣”,一路往下继续数到清代、民国的记载。反正富足人家怎么穿新衣,可以想见。
   
清 姚文瀚 《岁朝欢庆图》

那么穷人该怎么办呢?
但凡还没到“冻死骨”的程度,稍有余力的人家都是不愿意穿着旧衣过年的,毕竟春节里不辞旧迎新也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所以人们有许多变通的法子,最常见的便是把旧衣拿去重新染一染。由于以前的染色多用天然材料,久了颜色就不鲜亮了,重新染一遍就如新的一般了。
以前物资匮乏,有专门的旧衣服买卖,旧衣服虽然样式旧了、色彩退了、针脚也散了、甚至有了破洞,但是也比新买料子划算,把破洞织补一下,样式改成时兴的,配合旧衣新染大法就和一般新衣无异。解放后,我国还出了好几本服装改旧翻新的裁剪书籍,可见人民群众的需求。

   

春节时天寒地冻,棉袄是新衣的重头戏。做棉袄最好的就是面料、棉絮、夹里这三样都是新的,俗称“里外三新”。如果日子过得紧张,那么棉花可以掏出来翻新,面料和夹里也可以凑合,外套做得稍微体面一些就行了。
大人的棉袄如果不穿了,棉花翻松以后可以给孩子。以前的家里孩子多,孩子往往在长身体,所以又有“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补阿四”的说法,就是把大孩子的衣服给弟弟妹妹穿。

   
丰子恺画作

以前人们至少要干农活到十一月,十二月开始又有许多琐事,所以正月初一要穿的新衣除夕前几日还在缝补改动也是常事,仿佛看到了除夕也还在值班的自己。




2
新年怎么穿戴才出彩?
不过不管富贵与否,只要有余力穿新衣,怎么也务必能穿出花样来。
明代宫廷开始发展出一种应景纹样,就是根据四季节令更换衣着和纹样,给沉闷的宫廷生活投入一下鲜活的气息。
   
明 缂丝明黄地元宵节大吉葫芦景柿蒂形过肩龙袍料
这些应景纹样往往和节日习俗或内涵有所对应,比如中秋节是玉兔,七夕节是鹊桥,元宵节是灯笼。那么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四祭灶后(实际上民间各地祭灶日期并不统一),宫眷内臣就开始穿葫芦景纹补子及蟒衣。选用“葫芦”的原因各有说法,无论是谐音“福禄”,还有寓意绵长,葫芦都与吉祥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葫芦的别名壹芦有万物之始的寓意。
   
故宫藏明代洒线绣葫芦景钟馗打鬼经皮面

应景纹样往往更像是一种命题作文,会与其他龙纹、仕女、八宝、祥云、花草等搭配,形成一幅幅热闹而和谐的画面,格外有节日气息。
   
明 万历正红地刺绣万寿葫芦景行龙海水江崖纹圆

将节日气氛具象化是古人新年穿戴中很重要的一个设计思路。比如民间还有春节的应景首饰,名叫“闹蛾”,也有叫做“闹嚷嚷”的,这个名称一听就又有动态又自带BGM。它是用丝绸或乌金纸之类的材料,剪成飞蛾、蝴蝶、蚂炸之类的草虫,用铜丝缠缀在头饰上,不分男女老幼地簪起来,鲜活而生动。直到清代依然还留有“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的诗句,可以想见那个热闹又有趣味的场面。
   
飞蛾,明代,南京出土

以前的新年往往是和迎春(也就是“立春”)分不开的,只是两者在历法上有所不同,所以相距的日子有长有短。像“闹蛾”就被认为是戴华胜的遗风。古人认为正月的前面几天都有所属,一日鸡,二日犬……而第七天是“人日”,这一天要戴华胜,也就是把金箔、彩纸剪成人形或具有春天意象的花叶燕子戴在头上,或者互相馈赠。不免想起流行过一阵子的在头上戴草的风潮了,还是有一点异曲同工的意思。稍加改动设计,一定会很出彩的。




3
要传统还是要简约?
其实春节是否要穿传统服饰,这个命题是现在才有的。往前推的时间多了,并无传统与现代之分,大家穿的都是传统服饰,也就没什么特别的;往前推的时间短了,大家并不觉得传统服饰稀罕,反而觉得陈旧迂腐,不如现代式样的服饰来得方便新潮。
   
丰子恺画作

就如同我们要讨论年味是不是淡了一样,一头是大家对于生活越来越简约便捷的追求,年夜饭都下馆子解决了,也没人专门去定做新衣了;另一头却是对于传统远去的焦虑,希望通过服饰穿戴去找回一些心理上的联结。
传统服饰里又可以按照与现代生活的融入程度高度,分成几个层次:融入程度越高,群众基础就越广,穿着就越方便。尤其对于生活在南方的我来说,春节穿啥还得顾虑没有暖气的室内温度,真不是想穿啥就敢穿啥的。
最便捷的是短装类,比如中式对襟棉袄、大襟棉袄,以及衍生的唐装类服饰。这些服饰的群众基础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力推广的便于劳作的短装服饰。如同从重新定义传统服饰角度出发,中山装、中式立领也是可以被算作这类的。款式上较为日常,只要根据春节应景的需要选个喜庆的设计就行了。

比较不方便的是长袍长裙类,比如旗袍、长衫,以及年轻人喜欢的古风服饰,从款式本身来说就自带隆重的视觉效果。不过比起这些款式本身与现代人生活习惯有出入导致的不便捷感,一家人团聚时格格不入的突兀感恐怕才是比较令人感到尴尬的。
就像年轻人喜欢洋节,是因为少了一层习俗中的传统负累,春节是非常讲究家族感的节日,所以祭祖是很重要的环节,过分强调个人装束对于春节的场合是否适宜,则还需要考量其他人的感受。
   
总之,传统和简约的选择本身没有谁比谁强过一头的高下之分,春节作为仅存不多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大节日,承担的意义非凡,有人选择与时俱进,有人选择溯本求源……而我,选择吃胖三斤!
   

评分

参与人数 2S币 +5 辣条 +1 收起 理由
aimily111 + 1
炎美 + 5 感谢科普,热爱历史传承古典文化这辈子就不用当傻子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共收到 599 菊花
打赏榜
Esteen_张芝...
共打赏 340 菊花
归远
共打赏 145 菊花
忽如远行
共打赏 72 菊花
4
决西江
共打赏 15 菊花
5
Shenqingqiu9...
共打赏 10 菊花
6
阮玲玉
共打赏 7 菊花
7
魔咒钢琴
共打赏 6 菊花
版权声明
本站积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法规,促进良好社会公共道德,鼓励劳动者劳有所得。
为保护作者和平台的共同利益,在本站发布的原创内容所包含模型、图片、代码等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有,平台承诺不将此权利行使于法律行为以外用途。
本站原创作品仅供购买或下载者本人使用,任何平台或个人擅自转载、售卖本站原创作品,本站均保留诉讼权利。
此条款自作品发布起即时生效。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发表于 2022-2-25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麻的帖好认真哦~
收起回复
我也觉得
2022-02-25回复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15: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马了,收藏
我要说一句

【三宫六院论坛】唯一官方店为:sgly.taobao.com,除此之外都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