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登录说出你的故事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萨娃蒂卡丶 于 2017-4-24 19:36 编辑
文章转自微博:兽医张旭 国内比较厉害的宠物医生,感兴趣的亲可以移步微博搜索。
母犬达到性成熟的年龄范围为6-24月龄,平均值为9-10月龄。一般来说中小体型犬在6-7个月左右基本性成熟,大体型犬(金毛,拉布拉多之类)一般在8-10个月也会性成熟,个别犬的性成熟时间是大于10个月以上的。
母犬绝育最直观的优点就是绝育后的母犬不会再出现发情行为、假孕、子宫蓄脓等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母犬绝育时卵巢一定要摘除干净,否则残留的卵巢可能会继续分泌激素。以至于有些家长会抱怨自己的狗狗明明绝育了,还是会有发情的行为,甚至有的犬在一定年龄之后,依旧会出现子宫残端蓄脓的情况。
母犬绝育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犬在发情期间会出现胰岛素拮抗现象,这是因为母犬在发情间期黄体酮的大量分泌会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可与胰岛素相拮抗,使得血糖难以控制。因此,母犬绝育后体内的黄体酮来源消失,从一定程度上也是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反过来说,有糖尿病的母犬应该尽快绝育。
那现在很多医院都告诉家长,母犬绝育会很大程度的降低乳腺肿瘤的发病率(要知道乳腺肿瘤占母犬所有肿瘤发病率的50%)。可是我院还是接诊到已经绝育的母犬患有乳腺肿瘤,这是为什么?
研究显示,只有早期子宫卵巢摘除术才可以很有效的预防乳腺肿瘤的发生。青春期前(性成熟或者第一次发情期前)绝育的母犬患乳腺肿瘤的几率与公犬(公犬极少发生乳腺肿瘤,据不完全统计,公犬乳腺肿瘤几率小于1%)相近。在2.5岁以后或者第二次发情周期之后进行子宫卵巢摘除只能减少母犬发生乳腺肿瘤的概率,其预防效果远远不如第一次发情前绝育。
所以我们建议小型犬母犬大约七个半月到八个月绝育,大型犬八个月到九个月左右绝育为最佳时间。
今年卢森堡大学兽医肿瘤专家建议我母猫绝育在六个月是最佳时间。
母犬绝育后,的确会出现肥胖几率增加、老年以后可能有轻度的骨质疏松(但这点在犬体现的并不明显)等缺点。一些犬还会在绝育后出现尿频的现象,大部分是暂时的,等到母犬适应这种激素改变后,排尿会恢复正常的;另一方面,绝育后尿频现象肯呢过与手术操作本身相关。一般来说,结扎位置应该在子宫体(即子宫颈和子宫分叉处之间),如果结扎位置过于靠下,结扎部位则可能会刺激膀胱三角区部分的神经,进而引起尿频现象。
近来网上有传言母犬绝育会让狗狗的骨骼生长板过早愈合导致狗狗骨骼发育不良的现象,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要知道中小体型的犬在6个月左右骨骼发育基本完成,生长板在六个月左右也完全闭合,大体型的犬在9-10个月左右也基本完成骨骼发育。而前面所提到的母犬绝育最佳时间是在第一次发情之前,而这个时间是狗狗骨骼发育之后的,所以只要不是过早进行母犬绝育,是不会出现大家所传言的骨骼发育不全的现象。
更有一部分言论认为母犬绝育会导致骨癌以及骨肉瘤的发病几率增加,那这是完全断章取义的说法。现有的研究显示子宫卵巢摘除后母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下降,雌激素可介导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平衡,即雌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RANKL蛋白的表达活性以减少骨吸收。大鼠体内及体外研究实验中发现:雌激素的缺乏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人医的大量研究显示绝经期的妇女出现骨质疏松的几率会更高。结合以上研究及大量的临床经验都可以证明,母犬绝育与母犬患骨癌以及骨肉瘤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说研究已经证明雌激素的缺乏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几率,但大量兽医临床经验发现:绝大部分绝育后的母犬在进入老龄状态后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骨质疏松临床症状(可能与狗狗是四条腿走路有关)。
综合考虑,母犬绝育的优点明显大于缺点。但是最后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
绝育要趁早,尽量在第一次发情之前进行母犬绝育,因为2.5岁或者第二次发情之后绝育对于母犬乳腺肿瘤的预防效果较差。但不管再晚绝育,还是可以有效的杜绝子宫蓄脓、假孕、卵巢病变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