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月十四,十五,这两天时间,
是一年中间的日子,也是传统的节日中元节。
而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
是继清明节之后,又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傍晚,会给逝去的亲人,焚烧纸钱,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祭祀的倡导,有了更多的祭奠祭祀方式。
提到“鬼节”,不得不提到《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
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
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并吸收了白话小说的长处,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简洁而优雅的文言风格,
人物语言活泼生动.结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色彩。
它以文笔生动传神、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诡异奇特而脍炙人口。
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
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
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
此书历来被视为小说中的翘楚之作,
有“空前绝后”的美誉。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